您的位置:首页 / 贴吧 / 寒门再难出贵子

637226394718539000879904649.gif

  • #环保先锋#寒门再难出贵子

    2017/01/24 09:22:27 发布684 浏览2 回复0 点赞
环保先峰
管理
普通会员

帖子:18

精华:0

注册:2016/05/01 19:47:05


三代培养不出一个贵族
       前不久在天涯论坛上读到一篇长文《寒门再难出贵子》。不得不承认,出身,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们的发展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  不过,即使家世不好,我们一样可以高贵。对于出身寒门的年轻人来说,有一条路,是通往高贵最低的门槛。这条路,无论贫富贵贱,公平地摆在面前,那就是:读书。多读书,自然胸中有丘壑,可以开阔眼界,沉淀思想,提升涵养和气质,让灵魂充满香气。
    我这里说的读书,不是上大学,而是阅读。上大学的好处,在于你走出了小地方,拓宽了视野;遇到一群正当好年纪的人,与他们交流理想与未来。而阅读的好处,却是从里往外改变你的心性和气质。
  曾国藩说:“人之气质,由于天生,本难改变,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。”
   三池也说:“读书多了,容颜自然改变,许多时候,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,不复记忆,其实它们仍是潜在气质里、在谈吐上、在胸襟的无涯,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。”
我曾在广州电视台,遇到过一位老太太。她看起来60多岁的样子,水蓝色的线衫配一条白色过膝裙。她的气质,让你觉得一眼能看到她纯净的内心。即使是在影视剧里,也很少见到这么优雅的老太太。
我忍不住不看她,因为她是那样的美好。她的穿着打扮、她的神情面容,让我不由自主地被吸引。第一次,我主动跟人寒暄套近乎。
一杯咖啡的工夫,我了解到,她是一位中山大学的教授。她说,活到现在,她的工作是读书写文,她的兴趣也是读书写文。她语调平缓,字字珠玑。我问她是不是大户人家出身,比如民国才女的后裔啊,或是国民党旧部的子女之类。她笑了:“我出生在一个贫困的村子里。”
  清代学者金缨《格言联璧•学问》有言:“古今来许多世家,无非积德;天地间第一人品,还是读书。读书即未成名,究竟人高品雅,修德不期获报,自然梦稳心安,为善最乐。读书便佳。”
  “读书便佳”,简简单单的四个字,给我们指出一条明道。抱怨出身没有用,有怨天尤人的时间,还不如拿来读书。
     苏轼被贬黄州时,仍能写出“竹杖芒鞋轻胜马,谁怕?一蓑烟雨任平生。”这样的诗句来,得益于他的满腹经纶,因为饱读史书的东坡先生,本就以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为信条。陶渊明隐居后的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又何尝不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。
      读书少,不是差在赚钱的能力上,而是差在境界上。有学识的人,能够把苦日子过得精致;读书少的人,却以为有钱才可以活得精彩。
   读书这件事,就像时间一样公平。再富有的人也要变老变丑,再贫穷的人也可以阅读。当你腹有诗书、胸有成竹,你就不会去羡慕别人的生活,你会懂得“你站在桥上看风景,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”的深层寓意;当你饱览群书、看尽人间百态的时候,你会明白,生活有很多种方式、很多种可能。不管境遇如何,都能泰然处之。
    多读书吧。愿你看到落日下的美景,想到的是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而不是“哎呀,妈呀,太美了”。愿你看到长城,想到的不是“长城真他妈长啊”,而是“雄关万里、固若金汤”这些词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三池

以下内容回复后可见

已有0人打赏

已有0人点赞

0人赞

自定义HTML广告位

    爆料客服
    管理
    普通会员

    帖子:276

    精华:16

    注册:2016/02/06 12:04:36

    1楼 回复于 2017/01/29 22:30:59 0 回复
    海纳百川
    管理
    普通会员

    帖子:0

    精华:0

    注册:2017/01/30 13:43:09

    雅文,写得好!点赞!
    2楼 回复于 2017/01/30 13:44:18 0 回复
    加载中...
    分享到:

    回复楼主

    该帖子已经关闭回复
    回复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

    楼主其他帖子

    超级管理

    发布新帖 帖子管理 返回顶部